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身邊的感動】張道廷:不負青山不負卿

時間:2025-09-05 07:38:12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  作者:

  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在小興安嶺的茫茫林海中藏著一位老林業人守了二十三年的承諾。《身邊的感動》專欄,今天讓我們走近『中國好人』張道廷,看他用時光印證『不負青山』。

  秋雨過後,小興安嶺的晨霧裹著松香漫上山坡。78歲的張道廷扛著鐵鍬鑽進林子,給紅松苗除草松土。這片林子,是馬永順生前栽下的,如今張道廷接著種,一棵一棵,把綠意鋪上更遠的山坡。

  伊春的紅松,年輪裡刻著馬永順的名字。這位新中國第一代伐木工人,曾是林區裡響當當的『伐木能手。開創的『安全伐木法』,為黑龍江林區創造了13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可砍得多,欠的綠賬也多。周恩來總理的一句話,讓他鐵了心要『還賬』,從伐木能手轉身成造林『愚公』,帶著全家三代種了5萬多棵紅松。

  2000年,馬永順走了。他的墓,就臥在自己栽的紅松林裡,工友張道廷接下承諾:守墓、護林。那之後,張道廷和老伴把家搬到了離馬永順墓地只有10分鍾腳程的地方,到現在已經住了二十三年。

  如今的張道廷,還成了馬永順紀念館的義務講解員,許多游客慕名前來,只要他在,展廳裡就擠滿了人。

  張道廷的書櫃裡擺著大大小小的獎狀,是榮譽,也是見證。最近,他榮獲2025年『中國好人』稱號,鎮裡為他設了『五老工作室』,讓他發揮餘熱。

  二十三年,張道廷守的從不是孤碑。是號子裡的精氣神,更是林業人刻在骨裡的『不負』——不負青山,不負故人,不負這片養育了一代代人的黑土地。山野的花會落,可他們栽下的樹,正迎風生長,把綠色的希望,紮進更遠的時光裡。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