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龍江大地稻浪翻滾,豐收的序曲在廣袤田野上奏響。各地緊扣水稻生產全鏈條,用科技手段促進水稻穩產提質,為奪取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友誼農場的水稻成熟早、長勢好,得益於全場景智能化示范園區的建設。智能閘門、液位計、氣象站、葉齡診斷儀等220套物聯網設備,構建起水稻全方位立體監測網,實現水稻生長全過程精准管護。
當友誼分公司正緊鑼密鼓籌備割曬時,在紅興隆分公司江川農場,訂單水稻基地已經收獲了今秋的第一鐮。
今年,江川農場訂單早熟水稻面積6萬畝,這批新米將通過全國200多家超市及線上直播、電商平臺,以最快的速度端上廣東百姓的餐桌。
遠在600公裡外的肇源縣新站鎮,曾經的鹽鹼地上,如今也已稻浪翻滾,豐收在望!
從『不毛之地』到『豐產稻田』,靠的是良種與良法的完美結合。依托生物改良技術,這裡實現了鹽鹼地『當年改良、當年種植、當年豐收』的突破。種植的稻花香2號,不僅畝產預計比常規種植提高5%,大米的香氣也更濃郁、口感更軟糯。
目前,全省水稻大部分進入黃熟期,部分地區采取割曬的方式搶收水稻,提昇稻米品質,預計首批新米中秋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