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危險化學品泄漏起火的警報驟然響起,專業救援力量如何快速響應?面對生產現場可能發生的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產業工人該如何做好自我防護?18日,由黑龍江省總工會主辦的『牢記回信囑托鑄造產業鐵軍』全國網絡媒體龍江行采訪團走進這座承載著『工業搖籃』榮光的石油重鎮——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實訓演練大慶基地(天然氣分公司應急救援演練中心),這座『國字號』實訓平臺,在實物操作、實景模擬與實戰演練的深度體驗中,探尋大慶油田如何以工會力量為依托,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融入產業工人培育全過程,為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築牢『安全防線』。
83個科普項目+33個真火實訓點:打造產業工人的『安全實訓課堂』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原油穩定塔塔壁流淌火模擬場景,這種真火實訓能最直觀地還原危化品泄漏著火事故的復雜性,讓產業工人切身感受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基地真火模擬訓練區,工作人員的講解讓采訪團成員駐足驚嘆。『這火焰的熱度和氣勢,讓人真實感受到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采訪團成員,來自多彩貴州網的記者譚力說。
作為聚焦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與產業工人安全培訓的專業平臺,該基地精准對接石油石化行業生產特點與產業工人安全需求,構建起『情景沈浸+交互體驗』的科普宣教體系。基地內,8個真火模擬訓練模塊涵蓋石油石化生產設施和公共場所火災特性,33個真火實訓體驗點能完整模擬火災從發生到發展的真實過程,產業工人在這裡可零距離感受火焰高溫與濃煙擴散,將『安全隱患猛於虎』的認知從書本落到實處。
火焰熊熊燃燒,熱浪撲面而來,采訪團成員真切感受到事故的緊迫性。不止於火災模擬,基地還針對性設置機械傷害、電氣傷害、個體防護等特色體驗室。正是基地幫助產業工人提昇安全意識、增強隱患排查能力的關鍵一環。據介紹,基地對外開放的危化品展教、個體防護穿戴、緊急救護處置、逃生避險等83個科普宣教項目,已成為大慶油田產業工人常態化開展安全培訓的『必修課程』,每年為數千名油田職工提供專業實訓。
在應急處置訓練室,災害報警系統、虛擬滅火設備、灼傷救護模擬裝置與心肺復蘇培訓設施有序排布,VR技術的融入更讓培訓『身臨其境』。戴上VR設備,媒體團成員仿佛置身於油罐區泄漏事故現場,需在虛擬場景中快速判斷險情、選擇處置方案、協作完成救援——這種『數字化演練』能讓產業工人在零風險環境下反復練習應急流程,快速掌握事故處置與自救互救技能。
從『工會乾部培訓』到『全員安全賦能』:工會搭臺守護產業工人『生命健康權』
作為大慶油田工會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載體,該基地始終以『服務產業工人、守護勞動安全』為核心,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與實訓培訓深度融合。基地承接的全國總工會乾部培訓班,通過『理論講解+實地參觀+現場體驗』的模式,設置安全防護體驗、真火展示、消防設施體驗三大環節11項內容,讓工會乾部先學一步、深學一層,為後續開展產業工人安全培訓打下基礎。在VR教室,工會乾部通過模擬演練掌握應急處置要點;在真火實訓區,原油穩定塔流淌火的實景讓大家直觀認識危化品事故的危險性;在消防器材實操環節,授課老師手把手教學滅火器、滅火毯使用方法,將安全技能轉化為『保命本領』。
『工會的核心職責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而生命健康權是最基本的權益。』大慶油田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地的建設與運營,是油田工會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具體實踐——通過打造專業實訓平臺,不僅為產業工人提供了『學安全、懂安全、會安全』的陣地,更推動勞動保護工作從『個體關懷』延伸至『全員覆蓋』,從『企業內部』拓展到『社會共享』。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實訓基地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注入『安全基因』
『在遇到油罐區泄漏事故時該如何冷靜應對,選擇正確的處置方法,這對產業工人來說太實用了。這次體驗讓我明白,工會做勞動保護工作,既要「喊口號」,更要「教方法」。來自重慶華龍網的記者鄧旻璐說。如今,在大慶油田,該基地已成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安全賦能中心』,其影響力正從油田內部輻射至全國。
據了解,基地始終秉承『突出特色、貼近實戰』的原則,圍繞危險化學品『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和重大危險源),利用實物沙盤、模型透視、多媒體等形式,開展危化品工藝設備、理化性質、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讓產業工人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時,基地還針對油田不同崗位的安全需求,定制化開發培訓課程,如為一線采油工人設計『井口作業安全防護』實訓,為煉化職工設置『危化品裝卸應急處置』模塊,真正實現『乾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
此次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走進基地,不僅看到了『國字號』應急救援實訓平臺的硬實力,更感受到大慶油田工會以實訓為抓手,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深層邏輯——在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中,『安全素養』是核心能力之一,而大慶油田工會通過搭建專業實訓平臺,既為產業工人築牢了『安全防線』,也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了『人纔根基』。
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實訓演練大慶基地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與『工會紐帶』作用,持續完善實訓體系、創新培訓模式,讓更多產業工人在這裡提昇安全技能、增強防護意識,為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大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