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2號機械手出現些問題,麻煩幫忙看看。』下午2點,遼寧沈陽一家半導體公司車間裡,組長找到張秒。
『好?!這就來。』設備工程師張秒7月剛入職,話不多,行動快,來到機械手前,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輕點幾下,蹙眉思考一番,再測量偏移距離,修改代碼參數……幾次嘗試後,終於見效。『嗡——』機械手重新啟動,精准運行起來。
張秒是今年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本科就讀於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原本學機械設計制造的他,如今能到這家企業擔任設備工程師,負責工業機器人調試工作,離不開專業轉換培訓。
那是去年底,寒假前,學校輔導員發了一條通知:沈陽新松智能制造職業培訓學校開辦專業轉換培訓,即將到學校宣講,培訓內容是機器人示教編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報名參加,免費!
『去聽聽!說不定找工作多條路呢。』張秒和幾名同學到場後越聽越起勁,當場報了名。
每天上午學習理論,下午實操演練。『教我們的老師都是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的職工,經驗豐富。大家邊學邊練,還操作機器人進行比賽。』張秒說,培訓地點和學校距離不近,地鐵單程要1個多小時,但他和同學們每天堅持參訓,盡管辛苦,卻很充實,『放寒假時,我們還在培訓班附近合租房子,就為了上課更方便。』
3個月的培訓過去,功夫不負有心人,張秒順利通過機器人示教編程專項職業技能考核,在簡歷上添上這項新技能,也為自己的就業路添了更多可能。不久後的一次校招,他的簡歷被企業選中。經過面試,張秒順利入職,『很感謝這次培訓,讓我有了更多選擇,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不同於張秒,今年畢業於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的鄭義謀,則是在專業培訓結束後,經培訓班老師推薦,順利就業。
鄭義謀原本的專業是軟件技術,『臨近畢業,求職幾次碰壁,恰好今年初遼寧省華瑞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來學校宣講,免費提供短視頻創作和全媒體運營培訓,我就報名試試。』3個多月的培訓結束後,他順利考取互聯網營銷師職業證書。
培訓班老師還為每人量身定制就業規劃、修改簡歷、推薦就業崗位。『老師推薦我到沈陽飛聯智選電商有限公司,當短視頻編導。我面試通過,一畢業就上崗了,我們培訓班30多人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鄭義謀笑道。
更多職業技能,更多就業可能。2009年開始,遼寧省啟動專業轉換及技能提昇培訓項目,主要面向因專業限制和技能水平難以實現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如今參訓條件逐步擴大,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可一邊參加專業轉換及技能提昇培訓,一邊考取職業證書。
『我們瞄准產業發展所需,更新設置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好、青年接受度高的培訓專業,開展培訓,幫助高校畢業生高質量精准就業。』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遼寧共確定培訓專業27個,依托『就來遼』平臺等載體發布培訓信息資源,鼓勵各市適當調整培訓周期,打造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短平快』項目,縮短求職就業周期,並對培訓機構給予差異化補貼。
技能照亮前程。遼寧打造『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項目化培訓體系,校企合作聯動培訓,挖潛擴容就業崗位,不斷拓寬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技能成纔、技能增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