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握優勢,乘勢而為,做強做優做大。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時,對龍江裝備制造業寄予厚望,如春風化雨,催人奮進。系列報道《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今天走進齊齊哈爾,探尋裝備制造業企業如何在老工業基地的熱土上,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嶄新答卷。
在中車齊車國際業務中心總經理周嬌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張世界地圖。時光荏苒,七年過去了,中車齊車在這張地圖上的海外合作伙伴日益增多,『朋友圈』不斷擴大。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車齊車時指出,要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中取得新的更大業績。
在中車齊車公司,出口利比裡亞的最新一批礦石車正在裝車,即將發運。這是企業首次向非洲國家出口礦石車,新市場的開拓來自於中車齊車用實力打破刻板印象,贏得信任。
領先世界的實力源於『繼續練好「內功」,繼續改革創新』。七年來,一場場技術突破接連上演:全球首批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重載鐵路貨車從這裡誕生,新一代通用敞車、大容積棚車等新品驚艷亮相,不斷定義重載鐵路裝備的新高度。創新從未止步於產品,更滲透到制造的每一個環節。企業自主開發的生產運營數字化平臺,化身企業的『神經中樞』,一邊捕捉一線生產數據,一邊通過智能分析輸出最優方案,讓高效生產有了『智慧導航』。
效率提昇、產量攀昇,七年來,中車齊車累計推出64種整機產品,實現新造貨車6萬多輛,出口整機7千多輛。
同樣不斷為『中國智造』注入新的重量與光彩的,還有中國一重。這個看起來像?面杖一樣的大家伙是5米超寬厚板軋機支承輥鍛件,它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國外壟斷。『中國要發展,最終要靠自己』,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激勵一重人永攀創新高峰,在世界首臺、世界最大等領域不斷摘得碩果。七年來,中國一重先後開發新產品63項、新技術152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4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中國一重產業工人代表將成績寫信匯報給總書記,去年的金秋九月,得到了總書記的回信勉勵。
在以百噸計的巨型工件中,加工精度控制在比人頭發絲還細,巨大與精微之間,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王宏祺是中國一重最年輕的『首席技能大師』,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曾與他面對面交談,如今他用工作成績交上答卷:創造了重要裝備部件的國內最快加工紀錄。
這一年,中國一重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基礎研究,先後攻克25項關鍵技術,累計開發出高碳馬氏體支承輥等9項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