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津峰會為新起點,『上合大家庭』加強團結合作,不斷增強集體應對地區及全球復雜挑戰的能力,將為促進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是上合組織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並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組織未來10年(2026—2035年)發展戰略》,為上合組織發展提供長期可持續保障和明確的方向指引。
讓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天津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當前全球治理赤字加劇、貿易爭端頻發,全球治理體系和多邊機制屢受衝擊。在這一背景下,全球治理倡議的提出具有重要意義。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全球治理倡議明確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則、方法和路徑,有助於國際社會加強團結合作,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對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來說,全球治理倡議提供了一條合作路徑,助力其為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國際秩序貢獻力量。
習近平主席指出,志同道合是力量、是優勢,求同存異是胸懷、是智慧。在天津峰會上,擁有不同文化背景與利益訴求的國家共聚一堂,化差異為力量,變挑戰為機遇。天津峰會向世界釋放了明確信號:在全球局勢不穩定的背景下,上合組織國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上海精神』也在中國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中得到體現。這些倡議與上合組織理念契合,有助於推動實現更加公正合理、可持續的發展。
面對動蕩的世界,『上合大家庭』各成員采取切實舉措,以增進相互信任、推進互利合作。在天津峰會期間,中方宣布將成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能源、綠色產業、數字經濟三大合作平臺,以及科技創新、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三大合作中心。推進能源合作,有助於為各國經濟的穩定增長與現代化建設夯實基礎;加快綠色發展,能夠增強亞歐大陸的環境韌性與氣候適應能力;推動數字轉型,有助於縮小國家間技術差距……中國同各方深化務實合作,朝著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有利於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上合組織已經成長為世界最大區域組織,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感召力。展望未來,以天津峰會為新起點,『上合大家庭』加強團結合作,不斷增強集體應對地區及全球復雜挑戰的能力,將為促進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為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大學區域一體化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