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時政要聞

青春華章 | 潤澤青春 以水為脈譜華章

時間:2025-10-14 18:39:19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

  日前,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河海大學舉行。這場活動以水為脈、沿水而行、以水育人,為廣大青年開啟了一場思想的洗禮與精神的昇華之旅,啟迪青年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譜寫青春華章。

  水的柔韌,是其最顯著的特質之一。河海大學師生圍繞110年的辦學實踐,生動展現了『哪裡有水,哪裡就有河海人』的傳奇佳話。這不僅是對水的追隨,更是對初心的堅守。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廣大青年應從水的柔韌中汲取力量,以水之柔,潤澤初心。無論面對多麼艱難的環境,都要保持初心不改,以柔韌之心應對各種挑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廣大青年要以水為鏡,不斷滋養初心,讓信念在柔韌中愈發堅定,面對工作中復雜的形勢和艱苦的環境,要堅守崗位、默默奉獻、以柔克剛,用實際行動詮釋對初心的堅守。

  水的靈動,賦予了它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在新時代,廣大青年應從水的靈動中汲取創新靈感。奧運冠軍張雨霏、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嘉賓用他們的故事激勵青年們逐夢新時代。王興興的創業故事尤為突出,他憑借創新的思維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在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廣大青年應以他們為榜樣,敢於突破傳統,勇於開拓創新。水利領域的青年可以結合現代科技,探索新的治水方法和理念,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化水資源管理,提昇治水效率,不斷尋找新的路徑和方法,為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水的匯聚,形成了浩瀚的江河湖海,也象征著團結的力量。紅旗渠修渠人及其後代沈浸式再現了當年戰天斗地的感人故事,一線水利工作者分享了護水興水的經歷,這些故事無不體現了集體的力量。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組成部分。廣大青年應從水的匯聚中汲取團結的力量,以涓滴之水,匯聚成海。要注重團隊合作,發揮集體智慧。社區青年志願者可以團結起來,共同開展水資源保護宣傳活動,提高公眾的節水意識;企業青年可以攜手合作,眾志成城,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水以其無私的滋養,潤澤著萬物。歌唱家殷秀梅與朗誦藝術家陳鐸、演員劉敏濤共同演繹《長江之歌》,禮贊新時代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的生動實踐。廣大青年應從水的滋養中汲取奉獻精神,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回饋社會。廣大青年可以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水資源保護項目、環保志願服務等,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在教育領域,青年教師們應以水為喻,教育學生珍惜水資源,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在醫療領域,青年醫護人員應以水之滋養,關愛患者,用愛心和耐心為患者帶來希望,讓奉獻成為青春最美的底色。

  循水之脈,廣大青年當以柔韌初心破浪前行,以靈動創新激蕩時代活力,以匯聚團結凝聚奮進力量,以無私滋養回饋社會。在祖國大地上,以青春之筆,繪就波瀾壯闊的華章,讓青春之水奔騰不息,為民族復興注入永恆動力。(鄧茜)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