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回眸『十四五』】四大引擎重塑優勢 譜寫龍江振興新篇

時間:2025-10-15 07:26:2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  作者:

  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在中國北疆黑龍江,一場關乎振興發展的深刻變革正在發生。面對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這片黑土地正以『跳起摸高』的進取姿態,加快轉變思想觀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四大新興產業並駕齊驅,推動龍江實現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增長方式轉變,走出一條加快發展、趕超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振興新路。

  上午九點,在佳木斯街巷,全省首個無人配送車正接受測試。不久後,它將以三倍人工效能,為居民開啟24小時『不打烊』的智能配送服務。同一時刻,在現代化車間裡,一臺東安發動機一分鍾內,完成兩千個精密部件的精准咬合;三千只易拉罐正列隊下線。同樣一分鍾,市民指尖輕觸屏幕,整部藍光電影已在瞬息間下載完成……數字經濟正以『無處不在』的滲透力和『潤物無聲』的變革力,系統重塑著龍江的生產方式與生活圖景。

  搶抓數字機遇,就是搶佔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黑龍江將數字經濟確立為『十四五』時期的發展新引擎,全省累計培育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430個。飛鶴乳業、恆豐紙業、佳木斯電機躋身國家『數字領航』企業,建龍西鋼、哈電機等6戶企業打造全國卓越級智能工廠,一批批紮根黑土的企業,正以『龍江標杆』之姿,走在全國工業數字化轉型浪潮前列。創新引擎同樣全速運轉:哈工大獲批東北唯一的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工大智研智能農場入選東北首個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天工開悟』成為省內首個通過國家備案的生成式大模型。一系列『東北唯一』『省內首個』的突破,彰顯著黑龍江作為區域數字創新策源地的崛起。

  當數字經濟打通發展經脈,生物經濟則在黑土地上演繹著『點物成金』的科技奇跡。一根玉米,串起千億級『黃金產業鏈』:明瑞藥業以全球首創技術,用微生物將玉米芯直接轉化為木糖醇,即將建成世界最大單體木糖醇生產基地。辰陽生物的國際首創秸稈制漿技術、大慶聖泉的可降解模塑餐具,共同書寫著一根秸稈『變廢為寶』的產業傳奇。

  北科健康一年時間建成國內首套細胞制劑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哈爾濱紅豆杉生物制藥研發的注射用海參糖胺聚糖,是全球首個兼具新結構、新機制、新靶點的創新藥品,填補黑龍江近20年原研藥生產的空白。

  從一滴血液到一株紅豆杉,從『首例』突破到『第一』領跑,226個重點項目、700億元總投資的布局,黑龍江已構建起涵蓋乾細胞、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綠色環保的完整生物經濟體系。

  創新的星火,不只在實驗室中閃耀,更在冰天雪地間燎原。冰雪,已從北疆風景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對外開放的新紐帶。冰雪大世界單季游客量突破3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哈爾濱連續八年榮膺中國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而冰雪經濟的魅力,遠不止於冬季的限定狂歡,從『神州北極』的絢爛極光,到『華夏東極』的晨曦初照;從『林都號』列車駛入伊春林海,到齊齊哈爾烤肉香飄四海……這五年,從『冷資源』到『熱經濟』的昇華,正演變為貫穿四季、活力不歇的產業盛宴。

  冰雪之外,創意之風也吹遍龍江。一塊魚皮,從赫哲族漁獵生活的古老印記,蛻變為引領風尚的文創潮品;一塊地毯,從家居裝飾的『日用品』昇級為文化載體……這些『一塊資源』的華麗轉身,正是黑龍江創意設計產業協同發力、系統布局的生動縮影。截至目前,全省創意設計產業市場主體突破2萬家,營業收入從2021年的46億多元躍昇至2024年的近144億元,三年增長超2倍。

  創意設計的突破性發展,正是黑龍江產業振興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十四五以來,錨定『換道超車』的跨越目標,黑龍江省精心擘畫產業振興行動計劃,既著力打造四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又培育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六個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著力推動七個現代服務業擴容提質。力爭到2026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2萬億新臺階,三次產業結構實現根本性優化昇級,其中第二產業佔GDP比重突破13,一個質量引領、多元支橕、多業並舉的現代產業新格局正加速成形。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