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國城市報》刊發報道《十五分鍾,邂逅界江畔的美好黑龍江省黑河市打造國際化便民生活圈》。此篇報道聚焦黑河在城市建設中的精細化、人本化探索,展現了一座邊境城市在便民服務、開放發展中的生動實踐。讓我們共同關注,黑河如何讓『宜居』與『開放』相得益彰,讓市民與國際游客同享『圈』內便捷。
十五分鍾,邂逅界江畔的美好
黑龍江省黑河市打造國際化便民生活圈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度假的游客們收獲了一份獨特的驚喜:無需奔波,便能在一刻鍾的活動半徑內,體驗到異域風情與本地特色的融合。從列娜餐廳純正的俄式西餐,到巴洛克風情的中央街,再到煙火氣十足的國際化東北夜市,各種美味與風景僅在幾步之遙間自由切換;想要領略『一城兩國』風采,線上購票後,搭乘大巴一盞茶功夫即抵中俄民族風情園……獨特的項目、貼心的服務將寶貴的假期時光真正還給了探索與休閑。
游客們站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大橋公園觀光塔上,體驗一眼望兩國的獨特風光。於福慶攝
這樣高效便捷的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已覆蓋黑河市區15個社區。近日,黑河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成為此次東北三省唯一入選城市。
圈住『走出去』的腳步
『國慶、中秋長假,打算去哪兒玩?』今年黑河人的答案與以往有所不同,聽到最多的回答是:『哪兒也不去,就在黑河玩。』同樣的問題放在5年前,很多人的答案截然相反。
自從2021年黑河市入選全國首批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試點,這個問題的回答便開始逐漸被改寫。
國慶、中秋假期,70歲的黑河市民李夏燕選擇和兒子一家在黑河過節。她說:『放假前,我看網上說國慶、中秋假期,黑河有很多精彩活動,有昇旗儀式,各個博物館有活動和展覽,還有文藝演出。與其跋山涉水去外地,不如趁這個機會讓孫女多了解家鄉。』
過去,黑河人想在家散散心,奈何景點景區娛樂項目太少;想提前諮詢信息,諮詢電話難打通;想提前訂票,卻缺少線上預約、訂票渠道……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瑣事』,正是關乎游客愉悅感的『大事』,折射出城市商業服務、文旅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之間的差距,也成為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亟待破解的課題。
『本地人的心都留不住,外地游客更難買賬。』李夏燕在黑河生活工作了幾十年,退休後,她常年旅居南方。今年夏天,她又回到家鄉,看到了黑河的變化,十分感慨。
『10月1日早上,我帶孫女觀看了隆重的昇旗儀式,看著國旗在黑龍江畔昇起,我們很驕傲。』李夏燕說,『看完儀式,就帶孫女前往分布在江邊的幾個博物館參觀,邊溜達邊參觀,很多館直接進就行。不只是旅游,購物、吃飯、休閑的去處也比以前多了,特別方便。』
作為全國旅游城市和擁有國家一類口岸的城市,黑河在推進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時,不僅考慮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需求,還要考慮外地游客和外國游客的需求。
『經過幾年探索,我市逐步形成了「三化兩點亮」的黑河模式,已覆蓋市區全部15個社區。此次入選全域推進試點,意味著試點范圍擴展至黑河全市域。』黑河市商務局局長南極介紹,『三化兩點亮』即社區建設項目化、社區管理智慧化、社區服務便民化,點亮中俄特色、點亮民族文化。在這一模式中,社區成為便民生活圈建設的關鍵載體。
說起日常生活的變化,博文社區的居民馮洪傑有很多話要說:『6年前,我在城區東邊買的房子,那時周圍配套設施少,尤其買菜難、買菜貴。現在不一樣了,果蔬店就開了五六個,還有幫幫團、拼多多等線上果蔬訂購方式,基本不出門就能買菜。』
為持續提昇便民生活圈服務,黑河市商務局積極引導玉國生鮮、中輝生鮮等連鎖品牌進駐社區,推動社區團購、網紅店、智慧商店等新業態發展,加快電子商務與社區服務深度融合。同時,延續特色商圈建設,重點打造『品質生活圈』與『文化驛站圈』,積極探索社區服務新模式。
如今,黑河市區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內已有商業網點2800個,服務覆蓋12.45萬社區居民,社區商業布局持續優化,消費環境顯著改善。
圈來『慢節奏』的幸福
10月1日當天,來自北京的杜先生一家5口人抵達黑河,開啟了幸福感滿滿的『慢節奏』之旅。『你看朋友圈曬的,堵在高速上的長隊、人山人海的景區,假期來黑河太明智了!』杜先生嘴角微微上揚。
駕車前往黑龍江大橋公園的路上,杜先生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這次我們走遍了東北大環線,去了沈陽、大連、哈爾濱等好幾個城市,我發現黑河街道乾淨,關鍵是不堵車,不用急著趕時間,這纔叫旅游。』
中午游覽結束,杜先生預定了列娜餐廳,返程將近10公裡,只用了15分鍾。吃過午飯,杜先生帶著家人往北步行300米左右,來到俄羅斯商品一條街。『我們歲數大了,走不了太遠,這裡購物、吃飯、買藥的地方都離得很近,很適合老年人。』杜先生的父親說。
中國城市報記者從黑河市商務局了解到,黑河持續推進『一刻鍾便民生活圈』擴展與開發,逐漸形成了一個市級商業中心,三個區域商業中心,五個組團的發展格局,建成『三橫三縱』架構的商業發展格局。
天津游客劉盼帶家人來到中俄民族風情園打卡。『我在網上搜到了很多黑河的宣傳,提前做攻略、網購門票。』景區外的停車場已停滿了車,卻沒有看到排隊檢票的『長龍』,杜先生拿出在網上提前訂購的門票二維碼,輕輕一掃,『無感』入園。
這個國慶、中秋長假,黑河多個景區景點,不僅開通了線上預約服務,還組織舉辦40多項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真正做到讓游客玩得開心,游得舒心。
旅游的便利只是黑河一刻鍾便民生活圈數字化建設的一個縮影。2021年開始,黑河市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社區商業』,促進傳統商貿業轉型昇級,以及實體經濟與網絡經濟融合,有效帶動經濟發展。
今年5月,為進一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昇生活品質,黑河市商務局在原試點基礎上,起草了《黑河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全域推進先行區建設試點實施方案》。
『力爭到2027年底,將通過數字賦能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深度融合,構建多功能社區商圈生態系統,形成「城區—社區—小區」三級便民服務體系,推動縣(市)主城區社區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全覆蓋。』南極表示。
圈出『國際味』的便捷
10月1日一早,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居民柳德米拉乘坐最早的一班船趕往一江之隔的中國黑河。在黑河水運口岸,中國城市報記者看到便民服務小分隊的邊檢民警不時疏導著人流,耐心地解答俄羅斯游客的問題。
乘船10分鍾左右,柳德米拉在黑河口岸打車,8分鍾就抵達黑河國際化大早市,她熟練地找到早餐攤位:『雞蛋漢堡、小籠包、油條我都很喜歡,還有各種新奇的水果。』逛完早市,她幾分鍾就到了酒店,她說:『過去這裡酒店不多,現在隨處可見。』
跨國旅行最難的是語言關,可柳德米拉卻說:『溝通上沒問題,和過去相比,這裡俄語標識和會俄語的商販更多了,我去過大連、三亞,這些城市很好,但溝通沒有黑河方便。』說話間,她來到華富商城的『韓韓手機包膜』攤位前,用俄語告訴攤主,她想選購一款手機殼。
為讓『圈』惠及兩國人民,『十四五』期間,黑河市提出『打造中俄消費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謀劃,充分發揮外向型經濟優勢,大力發展對俄消費商圈和社區商業,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
上午10點,柳德米拉來到黑河中央商業步行街,餐飲、服裝、醫藥等業態一應俱全。巴洛克風格的街道上,很多俄羅斯游客和柳德米拉一樣悠閑購物,讓人有種置身歐洲街頭的錯覺。
柳德米拉說:『免簽後,省去了辦簽證的手續時間和費用,通關速度更快了,這個政策太好了!』中國城市報記者從黑河邊防檢查站了解到,10月1日和2日是跨境旅游人流高峰期,單日峰值突破5000人次。數字的背後,是這座百年口岸城市對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國際化的探索。
為打造好中俄綜合生活圈,黑河市以『俄羅斯商品一條街』『俄品多』為框架,加快推進俄式風情元素融入社區生活圈;黑龍江畔多處歐式教堂風格建築,既豐富了城市風貌,也成為市民游客打卡熱點。
南極表示:『打造中俄文化生活圈是黑河國際便民生活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黑河一中俄語教學基地、璦琿圖書館、中俄文化博覽中心等陸續投入使用,為中俄文化交流搭建了多元平臺。』
目前,黑河市區已建成輻射5個街區、15個社區、402個小區的中俄綜合生活圈,以及覆蓋3個街區、12個社區的中俄文化生活圈。
今年10月,黑河將承辦『北部七省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區域經驗交流現場會暨黑龍江省一刻鍾便民生活服務月促消費活動』。以此為契機,黑河將與北方多個省市建立經驗共享機制,積極借鑒京津冀、長三角等先進地區經驗,探索推動跨境便民服務合作。
一刻鍾便民生活圈,正在界江之畔圈出一個更具幸福感、獲得感和國際化的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