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繞欄驚視重徘徊,流水緣何自作堆?』幾天前,趵突泉的地下水位昇到了30.29米,是自1966年以來的最高水位。許多朋友用『泉湧若輪』來形容當時的場景。趵突泉到底何以『趵突』,為何噴湧呢?最近網絡上出現了『趵突泉是靠水泵纔能噴湧』的質疑。事實究竟如何呢?一起關注真相。
專家:趵突泉『水湧若輪』奇觀是自然現象
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管清花:濟南獨特的灰岩地質結構分布是自然噴湧的核心。其次,泉水流量的水文動態變化與天然水質特征,以及泉水流量與地下水位的緊密關聯性,這三個核心維度只能通過自然作用實現。
專家介紹,趵突泉『水湧若輪』的奇觀是完全的自然過程。然而,很多人透過水下鏡頭發現池底鋪設有管道。那麼這又是為何呢?
管清花:根據有關資料,20世紀30年代濟南市老自來水公司水廠在趵突泉泉池建設有取水管道。1972年水廠對泉池水面上的取水部分進行拆除,兩處廢棄管道留存到現在,也就是今天看到的兩處廢棄取水管道。
濟南為何被稱『泉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近日,有『泉城』之稱的山東濟南群泉歡湧,除了趵突泉,月牙泉也再現『月牙飛瀑』,多處湧泉迎來最佳觀賞期,那是怎樣的原因造成了如此靈動美麗的景象呢?
近日,濟南多處泉水再現噴湧盛景,湍急的水流自泉眼中奔湧而出,漫過青石板路,不僅讓游客目睹了泉水噴薄的壯闊,更讓人仿佛置身於『清泉石上流』的詩意畫卷中。
管清花:根據監測,降雨量、開采量與趵突泉水位相關性最大。今年秋季以來,山東連日降雨,9月份以來,全省平均降雨量31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14%,10月份全省平均降雨量14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751%。濟南市降雨量達到了958毫米,地下水位迅速抬昇。其次是一直以來的地下水位、水量『雙控』管理,以及枯水季節的生態補源,對前期地下水位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濟南全市有泉水露出點1209處,其中被列為名泉的就有950處,形成了以趵突泉、黑虎泉等為代表的十二大泉群。如此密集的泉水分布,源自濟南獨特的地質構造。
管清花:濟南泉水成因受地質地貌、岩溶構造和岩漿岩體阻擋的影響。首先,岩層傾向與地層傾斜的一致性是濟南泉水形成的地質地貌基礎;其次,岩溶裂隙發育的巨厚石灰岩層為岩溶地下水的補給、儲存、運移提供了良好的場地和通道;第三,龐大的岩漿岩體阻擋是濟南市泉水形成的關鍵。
『泉城』之美源於天成成於守護
『泉城』之美,源於天成,成於守護。獨特的地質構造為泉水提供了自然基礎,而當地持之以恆的科學保護與治理,則是『家家泉水』綿延不絕的生命線。
濟南將泉水保護全面融入城市規劃與發展脈絡,構建起一套系統、長效的保泉機制,彰顯著濟南『城泉共生』的決心,先後頒布實施了《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濟南市泉水保護總體規劃》等文件,明確劃定泉水直接補給區、重點滲漏帶等生態控制線,禁止在補給區新建污染項目,劃分『兩區三級』生態功能分區,實施科學、精准、高效保泉。
管清花:實施水源置換、控采限量、生態補源、節約用水等保泉措施。健全法規實施剛性管理,為保泉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支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