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當龍江大地還沈浸在金秋的斑斕色彩中,一場生物經濟的綠色革命已悄然掀起。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黑龍江正將這片黑土地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在入冬前的黃金施工期,全省各地生物經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批重點項目即將結出豐碩果實。
在克山縣植物基材料膠囊產業化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忙著澆築車間外牆。這個總投資14億元的項目,將把優質馬鈴薯轉化為醫藥級植物空心膠囊,實現從田間到藥房的產業鏈躍昇。
今年4月項目復工後,這裡晝夜機器轟鳴、人聲鼎沸,目前,建設進度超出預期。這個生物工廠投產後,72條全自動生產線可年產400億粒植物空心膠囊。荃吉康醫藥是來自上海的投資者,從決定紮根克山縣那一刻起,當地就想方設法讓企業找到回家的感覺。
60公裡外的拜泉縣,通過生物技術,大豆也在上演變形記。在黑龍江棒星食品科技公司,普通豆粕變身高仿真素牛肉,身價一下翻了20多倍。
為競逐生物經濟新藍海,今年6月,拜泉縣啟動建設佔地3萬平方米的大豆產業園,目前建成了2棟廠房。
在集賢縣,嘉之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咪唑烷酮生產線已實現批量生產。這種醫藥中間體廣泛應用於抗生素和農藥制造。作為全國第7家咪唑烷酮生產企業,嘉之源創造了『當年落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集賢速度』。
2025年,全省生物經濟重大項目總投資超700億元。從馬鈴薯到大豆,從醫藥中間體到高蛋白食品,龍江正以創新之姿,將黑土地上的綠色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金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