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國內資訊

家庭用藥,走出『經驗之談』的誤區

時間:2025-10-22 16:16:44  來源:  作者:

  『感冒了,幾種藥一起吃好得快』『太難受了,加大劑量效果肯定更好』『上次吃這個有效,這次照舊』——這些常掛嘴邊的『經驗之談』,聽起來頭頭是道,實則潛藏危機。這類憑感覺用藥的習慣,正悄然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混搭用藥』:療效未至,風險先到

  感冒來襲,不少人把退燒藥和復方感冒藥一同服下,以為『雙管齊下』能加速康復。許多復方感冒藥本身已含退熱成分,盲目疊加易造成同一成分過量,無形中加重身體代謝負擔。

  應對常見呼吸道不適,核心是『選對藥』而非『多用藥』。優先選擇成分清晰、對癥全面的藥物,既能避免重復用藥風險,也能精准緩解癥狀。

  『自行加量』:欲速則不達,反傷其身

  『中成藥安全性高,加量服用好得快』——這一想法頗具普遍性,卻背離了中成藥『量效關系』的基本原則。藥物的劑量是依據其藥性、人體代謝能力及安全性綜合設定的,絕非『越多越好』。

  在服用任何藥物前,除嚴格遵守醫囑外,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也必不可少。必須明確服用劑量,了解是否適合孕婦、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以及相關禁忌事項。

  『經驗用藥』:刻舟求劍,難治新疾

  『上次吃這個藥靈,下次還用它』——依賴過往經驗,是另一個常見陷阱。人體狀態會隨季節、作息、免疫力變化,即便癥狀相似,病因也可能不同:上次可能是病毒性感冒,這次或許是細菌感染;上次是急性炎癥,這次可能是慢性不適,盲目套用舊藥,很可能『不對癥』,甚至延誤最佳調理時機。

  正確的做法是,每次出現不適先觀察核心癥狀,比如是否伴隨發熱、咳嗽性質、有無乏力等,再結合癥狀選擇藥物;若不確定病因,不要憑『回憶』用藥,及時諮詢社區醫生或藥師,根據當下情況判斷用藥方案,纔能避免『經驗主義』帶來的健康隱患。

  精確選藥:廣譜抗病毒,用藥不慌

  家庭常備藥的選擇尤為重要,需優先考慮能應對多種病因引發呼吸道系統疾病的藥物,連花清瘟便是優選之一。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連花清瘟具有廣譜抗病毒、抑菌抗炎、調節免疫的作用,對引起普通感冒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引發流感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乙型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適用於多種家庭日常用藥場景,非常適合成為家庭小藥箱中的常備藥品。

  科學用藥:尊重說明,信賴專業

  安全用藥的核心,在於一份敬畏之心和科學精神。服用任何藥物前,花一分鍾閱讀說明書,了解其成分、劑量與確切適應癥,是對自己健康最基本的負責。對於常用的家庭常備藥,也應嚴格遵循說明書的指引,不因『熟悉』而隨意變動。當無法自行准確判斷證型時,諮詢醫生或藥師的意見,是遠比『憑感覺』更明智的選擇。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