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回眸『十四五』】北國綠韻 龍江新章

時間:2025-10-24 07:45:11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  作者:

  

  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紮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龍江實踐,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以精准治污破解民生關切的環境難題,以科學護綠夯實北方生態安全根基,以低碳轉型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一幅『天藍、地綠、水清』的壯美畫卷,正在黑土地上漸次鋪展,化為龍江兒女可觸可感的現實圖景。

  深秋的松花江畔,何家溝棧道旁,婚紗攝影師李龍正忙著為新人捕捉這份浪漫。

  每一次快門的輕響,不僅定格著新人的甜蜜,更悄然記錄著這片水域的重生。松花江,這條滋養東北平原的龍江『母親河』,曾一度因工業排污、生活污水的侵蝕,淪為黑臭水體橫流的『生態傷疤』。

  治水之要,首在清源。排污口整治成為這場碧水攻堅戰的關鍵一役。黑龍江省以『有口皆查、應查盡查』的鐵腕決心,僅用三個月完成全域『掃描』,精准鎖定入河排污口11196個。激增五倍的數據背後,是刮骨療毒的勇氣,更是構建『全閉環、精細化』治水體系的核心密鑰。何家溝、肇蘭新河、蜚克圖河……這些曾讓沿岸居民掩鼻而過的黑臭水體,如今污濁盡掃,重煥清澈容顏。今天,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工程師們,正進行例行的『水質體檢』。

  始於『毛細血管』的清源行動,讓全省水體的『主動脈』強健躍動。2024年,全省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較2020年躍昇10.2個百分點;松花江乾流水質更是躍昇至優等級。

  五年的生態蝶變,不止映於一江碧水,更見於萬裡晴空。眼下,全省供暖季啟幕,這恰是對『龍江藍』成色的年度大考。回望2020年同一天,空氣指數曾逼近輕度污染;而五年後的今天,晴空如洗,『優』級空氣已成常態。

  從『灰蒙開局』到『晴空常駐』,這張跨越五年的『藍天答卷』,是全省上下?力攻堅的生動注腳。在曾飽受煤灰陰霾困擾的煤城雞西,昔日的『燃煤大戶』--大唐雞西第二熱電公司,核心鍋爐已悄然完成超低排放『換裝』。煤城七臺河,廢棄的礦井瓦斯也不再直排天空,而是化作清潔電力。

  這份轉變,早已不是某個人的選擇,而是龍江生態治理從宏大敘事走進百姓日常、從產業轉型滲透到企業肌理的鮮活注腳。當『用環境換增長』的粗放老路成為歷史,環保不再是束縛發展的『緊箍咒』,而是企業逐鹿綠色低碳新賽道的『制勝密鑰』。這把『密鑰』如何解鎖發展新空間?黑龍江歲寶熱電的『生態賬本』給出了有力回答。

  從『買碳』到『賣碳』,從『負債』到『盈餘』,生態賬本與經濟賬本同步飄紅。為讓這樣的『雙贏』個案成為常態,黑龍江構建起『1+N』政策體系,以省級『雙碳』實施意見為引領,配套19個專項方案,清晰勾勒出低碳轉型的『路線圖』。截至目前,全省已有99家重點排放單位在全國碳市場活躍交易,累計成交額突破40億元。從一爐一人的革新星火,到一城一企的綠色蛻變,五年來,黑龍江以鏗鏘步伐,推進全域綠色轉型。點染於水光天色間,融匯於發展脈動中,綠色,已成為這片廣袤大地最鮮明、最動人的時代底色。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