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龍江時間  >  看龍江

【回眸『十四五』】科創浪潮 奔湧向前

時間:2025-10-25 06:56:23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  作者:
  

  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十四五』以來,龍江大地上的科技創新浪潮奔湧向前。基礎研究築根基、平臺集群聚合力、成果轉化結碩果、機制改革破壁壘,全省在創新賽道上精准發力,不僅填補多項技術空白,更用一個個鮮活的科創故事,書寫著科技賦能振興的鏗鏘答卷。

  正在進行的2025中國計算機大會展覽會現場,龍江科創力量格外亮眼。不少本土高校院所、科技企業帶著『看家本領』亮相,省科學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更是收獲滿滿,與多家院所企業展開洽談合作。

  這場『需求找技術、技術解難題』的精准對接,正是龍江科創生態越變越好的生動寫照。而產業創新的每一次突破,都離不開基礎研究這片『肥沃土壤』的滋養。『十四五』期間,黑龍江把基礎研究擺在突出戰略位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5000項、年均增長超5%,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超3400項,基礎研究預算翻番至1.2億元。真金白銀的投入換來了累累碩果: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軟體機器魚』成果登上頂級期刊《科學機器人》,實現在4070米深海裡靈活穿梭;工大衛星實現『批量產星』,商業航天邁出關鍵一步;哈電集團『雙中壓缸』、中國航發東安『龍江心』發動機填補國內空白……從深海到深空,從實驗室到生產線,這些『龍江造』硬核成果,正不斷刷新著科創高度。

  這些成果的集中湧現,背後藏著高能級創新平臺的『強磁場』魔力。在東北石油大學,多資源協同陸相頁岩油綠色開采全國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團隊,啃下了頁岩油開采的『硬骨頭』,支橕古龍頁岩油產量連續三年翻番,讓『地下黑金』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能源保障。

  黑龍江還積極『借梯登高』,與崖州灣國家實驗室深化合作,漢江國家實驗室全國首個研究分中心落戶龍江,東北地區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建成投用。在省級層面,31家概念驗證中心推動前沿成果實現『從0到1』的跨越,99家中試熟化平臺加速創新成果經歷『從1到N』的市場考驗,通過『冠名—培育—授牌』模式累計建設省級創新平臺74家,形成層次分明、功能互補的平臺體系,為科技成果轉化搭建起『全鏈條通道』。

  平臺搭好了『舞臺』,成果自然『好戲連臺』。『十四五』以來,黑龍江深入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近三年累計轉化重大成果1700多項,『中國星谷』『人工智能機器人島』加速崛起,哈工大先研院等生態圈集聚企業2200多家。『揭榜掛帥』機制更讓難題變成『機遇』,近日結題的極薄煤層智能開采項目就是典型。黑龍江科技大學8個學科團隊跨界組隊,不僅攻克技術難關,還成立公司把成果裝進煤礦井下,讓智能開采從圖紙變成現實。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科研紙』到『成績單』,龍江科創的『加速度』,源於體制機制改革的『破冰之力』。省委科技委統籌全局、科技諮詢委員會獻智獻策,五類科技計劃精准滴灌;『創新60條』等政策持續加力,省級財政科技資金連續五年年均增長20%。隨著『十四五』科創規劃深入落地,創新龍江正以昂揚姿態,在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為現代化新龍江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責任編輯:所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