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熱點聚焦

落葉如何變廢為寶?各地巧妙『加工』 留住秋日浪漫

時間:2025-10-30 08:44:16  來源:央視網  作者:

  眼下,各地秋色正濃,秋葉陸續變色,多地公園推行『緩掃落葉』,為市民、游客留下了更多賞秋的浪漫空間。所謂『落葉緩掃』,是指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市容環境質量的前提下,當葉落之後還有觀賞價值時,不馬上組織環衛保潔人員將其當垃圾處理掉,而是讓落葉成為街邊景觀的一部分。不過,美景過後,這些落葉該如何處理?枯枝落葉能否『華麗變身』,變廢為寶?

  黑龍江哈爾濱

  『緩掃落葉』留秋韻感受秋日浪漫

  今年,黑龍江哈爾濱有百餘座城市公園推行『落葉緩掃』。

  在位於黑龍江哈爾濱市香坊區的中國亭園,不少市民、游客帶著孩子前來,撿拾形狀各異的樹葉,在歡聲笑語中感受秋日樂趣。

  哈爾濱市民李玉:現在這個季節挺好的,帶孩子出來玩玩、撿撿葉子,做做我們小時候的游戲。

  廣州游客王方:帶孩子踩踩葉子,那種沙沙的聲音讓他有更加真實的體驗,我也覺得這種感覺也非常好,很治愈。

  為了給市民與游客打造沈浸式賞秋空間,哈爾濱市在111個城市公園開啟『落葉緩掃』模式:道路、廣場等通行區域保持整潔,而草坪、林地等區域則采取『暫緩清理、適當保留』的方式,待10月末至11月初再集中清理。

  哈爾濱市園林綠化中心四級調研員孫曉華:我們是從管理型園林向服務型園林轉變,就是要滿足廣大游客的心聲,為大家做好服務。

  山東青島

  落葉『藝術變身』成公園景觀和設施

  一片樹葉從枝頭飄然落下的那一刻,就開始了『變身』之旅,不僅成了浪漫的秋色地毯,還可以『變廢為寶』裝點景觀。

  在山東青島浮山森林公園裡,有一條別具一格的休閑步道,這條步道由一塊塊『年輪餅乾』鋪成,這些『年輪餅乾』正是來源於園區的廢棄樹乾。

  青島市民張金我覺得園區的設計非常好,不僅可以從視覺上提昇藝術性和趣味性,而且非常低碳環保,給我們帶來了親近大自然的體驗,我非常喜歡。

  浮山森林公園管理部工作人員董傑:疏枝砍伐下來鋪裝在這裡的。這邊還有一些雜亂的枝條,它經過粉碎、染色兩道工序,鋪裝在裸露土地和樹穴中,既可以起到保濕的作用,又起到了景觀美化效果。

  眼下,當地正探索綠色廢棄物循環利用新模式,就地『消化』,點『廢』成金。浮山森林公園地形復雜,許多區域山勢陡峭、坡度較大,給園區生態維護以及設施安全帶來了不少難題。面對森林中產生的大量廢棄樹枝,園區創新地將它們制作成生態木樁擋土牆。

  青島浮山保護管理分中心工作人員李鵬舉:一個是固土防坍塌,雨天的時候可以阻擋一些泥沙衝刷到綠道上。另一個作用是景觀作用。木樁擋土牆相較混凝土擋土牆,具有自然紋理,可以更好地與浮山景觀相融合。

  北京

  化作肥料更護花讓落葉反哺森林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相較於『變身』成洋氣的景觀裝飾,更多的落葉變廢為寶,集中收集後,通過微生物作用,分解成腐殖質,給林地提供養分。

  這些天,北京國家植物園內的綠化廢棄物處理廠開始對落葉進行集中收集處理。與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垃圾不同,枯枝落葉等綠化廢棄物容易成為蟲卵越冬的巢穴,從而引發蟲害,同時,大量的枯枝落葉還容易引起火災。以往,焚燒、填埋是園林綠化廢棄物的主要處理方式,而如今,這些垃圾卻可以變廢為寶。

  國家植物園(北園)副園長魏鈺:我們把這些綠化垃圾收集起來以後,首先進行粉碎,把它粉碎成不同的粒徑,就相當於不同大小的顆粒,然後進行堆肥。

  據工作人員介紹,粉碎後的綠化垃圾富含有機質氮、磷、鉀等元素,可改善土壤結構,增強保水性和通氣性。在國家植物園,工作人員用堆肥後的土壤替換園區內的部分土壤。尤其是對一些新栽植的植物,堆肥後的土壤更有利於植物根系的發育。從綠化廢棄物的收集、處理到反哺於其他植物,枯枝落葉實現了它們在園區內的『生態閉環』。

  國家植物園(北園)副園長魏鈺:我們園的綠化垃圾是不出園的,這個流程碳排放很少。我們算過,每年我們可以處理大概2萬方的綠化垃圾,大概能產生4000方的基質或肥料,一方面節約了垃圾往外運輸的費用,另一方面基質肥料不用從外面買了,還節約了好幾十萬購買費用。

  湖南常德

  科技賦能使綠化廢棄物實現低塵化處理

  將綠化廢棄物真正變廢為寶,這個過程本身也需要盡可能地綠色低碳。在湖南常德,當地正在探索實施『低塵化處理』。

  這些天,在湖南常德,養護工人正對路邊樹木進行整形修剪,修剪下來的枝葉被放入綠化垃圾粉碎車進行就地粉碎,每車可存儲約4噸的碎料。

  常德園林綠化研究所廢棄物處理研究室主任賀立華:使用粉碎車能夠滿足市城區植物廢棄物處理,日產日清,不堆積、不遺留,便於實行收集、運輸、減量化處理以及循環再利用。

  以往,園林廢棄物在粉碎過程中常產生大量粉塵,不僅污染環境,也會對現場操作人員的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為有效控制粉塵污染,當地創新自主研發了一套『園林植物廢棄物粉碎料倉除塵裝置』。

  常德園林綠化研究所園林生態研究室主任黃弄璋:除塵裝置主要包括碎料機、送料通風道、儲存倉、出風口以及除塵通道等設備。除塵裝置安有多級濾網,濾網上安有多個噴水管。經過這一系列操作,排出去的基本上是很少一部分塵埃了。

  通過多次粉碎,這些園林廢棄物被運送至當地園林綠化研究所廢棄物處理基地,經過分揀、粉碎、堆肥發酵等工藝後,被轉化為用於改良土壤的有機基質。

責任編輯: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