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支持的『乳品深加工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研討會』作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二十二屆年會的重磅活動吸引大量專家參與。來自國內外食品科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深入研討,從牛奶功能成分提取到產品形態創新,從營養精准供給到產業能級躍遷,共同描摹出中國乳業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提取乳中精華,深加工滿足多元需求

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安全與品質研究中心主任姜毓君在研討會上分享乳品深加工技術研究成果
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安全與品質研究中心主任姜毓君介紹,牛奶營養成分全面且均衡,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無論是孩子成長所需、中老年骨骼健康,還是運動人群的蛋白補充,都能從牛奶中找到答案。但牛奶功能成分含量較低,難以直接滿足特殊用途的需求,如14噸左右牛奶纔能提取1公斤乳鐵蛋白。需要通過濃縮、分離等深加工技術,高效提取牛奶中的活性成分,將其制成功能性產品。
中國乳業在牛奶營養挖掘方面的成果已經惠及消費者,伊利集團首創乳鐵蛋白定向提取保護技術,將常溫純牛奶中乳鐵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過90%,降低了消費者攝取乳鐵蛋白的成本。此外,針對心腦血管、血糖、骨骼等問題,伊利挖掘牛奶功能成分,進行精准營養設計,推出多款功能型奶粉,讓國人吃得健康,吃得幸福。
加速布局,中國乳業提昇競爭力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何劍主持會議
通過深加工技術,乳業將推動市場產品優化,有效拓展市場邊界,開發出功能性乳制品、營養強化產品、醫用乳品等產品,正如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周鵬所說:『乳蛋白具有很好的營養和健康功效,在食品各個行業未來會有廣泛的應用。』乳業國創中心專家以乳鐵蛋白為例介紹了深加工對乳業的價值。
據了解,伊利在呼和浩特建設了全球領先的乳品深加工工廠,可生產脫鹽乳清、乳鐵蛋白等多種深加工產品。乳業國創中心主任何劍在本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年會上表示,深加工是撬動中國乳業轉型昇級的重要支點,是穩定並延伸產業鏈,提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高效聯動,推動深加工成果轉化

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聚焦深加工等戰略性前沿領域打造乳業『白科技』
乳深加工水平的提昇,離不開產學研領域的通力合作。由伊利集團牽頭成立的乳業國創中心是中國食品領域唯一的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吸納了行業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100多家成員單位,聚焦深加工等戰略性前沿領域打造乳業『白科技』。伊利集團以強大的科研能力與資金實力,為乳業國創中心在深加工領域的技術研發特別是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據何劍介紹,乳業國創中心和伊利集團目前在深加工領域取得多項世界領先的成果,除實現乳成分精細分離外,還針對乳糖不耐人群開發出二代乳糖?,不僅有效分解牛乳中的乳糖,還將其轉化為益生元與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這一技術已經實現產業應用,伊利集團推出了相關產品,為乳糖不耐受人群提供營養。
科技創新中,人纔是核心驅動力,是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關鍵,決定著創新的高度與速度。乳業國創中心匯聚了10多位兩院院士和100多位高級行業專家、1000多位核心科研人員以及超過5000人的全產業鏈創新隊伍,擁有強大的創新力量。在此次年會上,何劍榮獲2025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該獎項是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設立的專項獎勵,旨在表彰和獎勵在食品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個人和組織,促進我國食品科技事業以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