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倉廩實,天下安。黑龍江省秋糧收購進入高峰期,為保證糧食收儲安全,黑龍江省大力推進糧食倉儲的智能化改造,讓傳統的『大糧倉』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這張『電子身份證』也叫『電子貨位卡』,它與遍布整個糧倉的326個高清攝像頭和384個溫度傳感器,共同織就一張『智慧監測網』。糧堆內部哪怕0.1攝氏度的細微溫差,都逃不過系統的『精准捕捉』。一旦發現糧溫異常,系統會自動觸發預警,同步啟動內環流控溫一體化系統,實現均勻降溫。
從『人背肩扛、憑經驗看糧情』到『科技站崗、數據說話』,智能化正推動儲糧模式從『人防為主』邁向『技防為主』。中儲糧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智能扦樣檢驗系統,讓售糧農戶實現『一卡通』進場,不僅效率提昇3倍以上,更從技術源頭保障了檢驗公平。
在黑河市西崗子糧庫的智能檢溫控制室,28座糧倉的『實時健康檔案』正通過屏幕動態更新。滿倉狀態下,336根電子檢溫線如『神經末梢』般深入糧堆,溫度、濕度數據每5分鍾刷新一次,讓糧情管理從『定期巡檢』變為『實時守護』。
視頻監控、糧情監測、購銷管理、風險預警..八大智能模塊在這裡深度融合,再配上AI異物檢測、後臺自動巡視等新功能,16.3萬平方米的庫區實現『一屏統管』。而這背後,是『數字龍糧』系統的全面支橕。截至去年6月,黑龍江省已建成『數字龍糧』監管服務平臺,接入659個庫區、8336棟倉房,4.4萬餘個攝像頭實現政策性糧承儲庫區進出口、稱量、糧倉入口、倉內、全域『五個全覆蓋』,成為全國唯一實現域內政策性糧全時全域監管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