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龍江看天下  >  網媒聯播

雄安新區高標准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城市

時間:2025-11-22 15:26:1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燕趙大地,白洋淀畔,八年砥礪,河北雄安新區,拔節生長。

  看筋骨,新城崛起。累計完成投資超萬億元,5300餘座樓宇拔地而起;

  看產業,動能澎湃。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六大產業集聚,2000多家科技企業千帆競渡;

  看民生,宜業宜居。新建片區建設中小學和幼兒園105所,各類高品質酒店、品牌門店數量不斷增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穩紮穩打,善作善成,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建議》提出,『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現代化城市』。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雄安新區著力強化疏解保障、推進科技創新、完善公共服務。如今,從『一塊地』到『一張圖』,再到『一座城』,雄安現代化城市框架正全面拉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

  『來雄安,就是抓住新機遇』

  10月9日,首批疏解央企中國華能、中國中化正式入駐雄安,2000多名員工來到雄安工作生活。

  『看,這是我在雄安的新家!』晚上,楊高敏站在新家的陽臺上,興奮地同家人視頻通話。

  『雄安已經是一個大城市的樣子!』作為中國中化的員工,楊高敏家住單位不遠處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拎包即可入住,『新區還為兩家央企職工開通了定制公交。』

  雄安新區功能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這是建設雄安新區的初心和使命。

  牢牢牽住疏解『牛鼻子』,雄安將服務落到一項項制度安排上:從辦公場地規劃建設,到企業登記、稅務、資質遷移,再到員工生活配套,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推動278項京雄政務服務『同城化』,209項資質資格互認。雄安新區營商環境局副局長馮琦峰介紹:『我們全力保障疏解人員醫療、公積金等待遇不低於北京,讓他們安心工作。』

  推動人員安下心、企業發展好,雄安向改革要動力。

  『這裡是員工的新家,也是企業的新家!』中鐵城建集團雄安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郭遠飛難掩喜悅,憑借在雄安獲批的水利水電總承包資質,公司成功拿下省外項目,『在山西中的標,是雄安創造的條件。』

  過去申辦此類資質,需輾轉多個省級部門,耗時約半年。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帶來轉機:2024年底,新區原有12個內設機構改設為21個工作部門,大部門、扁平化,推動『雄安事雄安辦』。

  改革後,內設『組』變專業『局』,具備行政主體資格,讓雄安得以按照規劃充分運用省級管理權限。今年,雄安新區營商環境局再爭取到水利、通信、交通等16項省級審批權限,全面落實『一網通辦』『一企一策』。『6月1日遞申請,6月26日便捧回證書。』郭遠飛切實感受到變化,『來雄安,就是抓住新機遇。』

  目前,中國星網、中國華能、中國中化等3家央企入駐雄安,第二批疏解項目加快建設,第三批疏解項目即將落地;央企設立各類機構逾400家,在雄安本級注冊企業逾4000家。

  『來雄安,就是擁抱科技與未來』

  『把智能、綠色、創新打造成為雄安新區的亮麗名片。』

  乘一輛公交車,丈量這座新城,真切感受到亮麗名片背後,寫滿了創新故事。

  310路新能源公交車,像一條流動絲帶,將雄安新區啟動區、容東片區等核心區域有關點位串珠成鏈。司機王佔花在這條線上跑了近3年。她的公交導航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更新一版,增加不少新的點位。

  車內,人氣越來越旺;車外,各類科技企業加速聚集。

  去年,中國星網落子雄安,點亮空天信息產業『主星』。隨即,衛星制造、運營服務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至沓來。

  今年10月,首顆『雄安造』衛星成功下線。『我們追隨中國星網而來,在這片熱土追逐夢想。』站在雄安科創中心的衛星生產線旁,衛星研發公司藍箭鴻擎(雄安)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史耀中打開話匣,『公司今年初來到雄安,當年注冊、當年建設、當年投產,這就是「雄安速度」!』

  創新速度從何而來?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雄安系統建設10多個創新平臺、31個主題樓宇與眾多孵化載體,激發創新活力,促進高端產業集聚。『遷至雄安,科創中心全程幫辦,對接技術合作、提供中試基地,還有雄安科技創新基金注資8000萬元入股,為研發按下「加速鍵」。』史耀中表示。

  在雄安人工智能產業園四樓,洞見科技(雄安)有限公司工程師馮新宇正演示新研發的可信數據空間一體機。『上下樓即上下游。』馮新宇介紹,『園區組織技術沙龍,促成我們與二樓企業合作,共同開展多模態大模型訓練,預計年底將有更多新成果落地。』

  『來雄安,就是擁抱科技與未來。』馮新宇感慨。

  2024年,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增至360家,同比增長11%;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29家,同比增長31%。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等六大產業正在成形。『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我們將錨定科技創新,打造全新未來產業體系。』雄安新區科學園管委會副主任、雄安科技產業園開發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揚?表示。

  創新,深深植入城市基因,也在惠及每一位市民。新區道路兩側,集成信號燈、攝像頭、激光雷達等設備,多功能信息杆柱將數據源源不斷輸送至『數字大腦』。後者通過智能分析調節交通信號燈,織就一條看不見的『綠波帶』。『在雄安開車,常能享受一路綠燈的暢快。』王佔花笑著說。

  數字城市與實體城市『孿生共長』。城市計算中心作為『數字大腦』,總吞吐數據量超過330億條。走進中心,三維城市模型在數字運營平臺漸次展開,虛實交融。

  『在雄安,每棟建築、每條道路、每段管廊都有自己的「數字身份證」,城市運行更精准、更智慧。』中國雄安集團城市計算中心工程師趙松說。

  這個采暖季,『智慧供熱』是一大亮點。『源—網—站』全鏈條監測系統建立起來,熱力站生產運行和視頻數據全部接入智慧供熱平臺。『智慧供熱平臺就像聰明「管家」,若發現用戶供熱參數異常,可通過智慧終端協調進行開閥、排氣、清污等工作,提昇供熱效果。』中國雄安集團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容東事業部供熱運營組組長陳猛說。

  目前,雄安已建成數字道路逾500公裡,實現5G網絡全域覆蓋,政務管理、環保、交通等智慧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來雄安,享受家門口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

  在11歲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第二實驗學校學生鞏奕姍眼中,幸福是自己和弟弟的校園生活,爸爸所在的科技公司發展得好,媽媽在小區鍛煉健身,姥姥姥爺參加社區志願活動……生活有滋有味。雄安新區系統性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完善城市公共服務。

  從我為城市奔波,到城市為我服務。鞏奕姍的父親鞏文通坦言,『北漂』十幾年,擠在西直門附近一間小房子,月租很貴。老婆孩子住在河北涿州,周末纔見一面。去年搬來雄安,全家人住進135平方米的大三居,精裝修,月租2100元。

  很多城市想做而未做到的事情,正在雄安成真。

  雄安推出『租購同權』政策,保障租房者在子女入學、居住證辦理等方面的權益。『來雄安,享受家門口的幸福。』去年,鞏文通提交申請,孩子從涿州轉來雄安就學,『九年一貫制名校,初中都不用操心。』

  打造『15分鍾生活圈』。小區周邊,超市、餐館、養老驛站等配套齊全。所有新建片區實行『新區—片區』兩級管理與『新區—片區—社區』三級服務體系,不設街道,資源下沈社區。『生育登記、社保、醫保等民生事項在社區就能辦。』啟動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正昌說。

  走得遠點,還有『好城區』可逛。

  森林環城、濕地入城。步入悅容公園,草色湖光中,感受傳統園林藝術與現代生態理念:北苑再現《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意境,南苑盡顯古典園林風貌。

  『周末我常帶孩子來玩,親近綠色生態。』從北京來雄安工作的王蕾說。『先植綠、後建城』,新區累計造林48.1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1%大幅提昇至35%。

  雄安的城市『身份』愈發清晰:133100行政區劃代碼、『冀X』車牌、專屬郵編等一一落地……

  2017年4月,專職攝影師劉向陽來到剛剛成立的雄安新區。站在白洋淀北邊的荒地上,風吹蘆葦,他的鏡頭裡只有雜草、村莊和一條土路。從那時起,劉向陽堅持記錄雄安新區點滴,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與宏大的建設圖景、厚重的歷史記憶相互映照。

  不久前,劉向陽再次站上同一位置。腳下啟動區路網四通八達,眼前『金蘆葦』大廈直插雲霄,智慧燈杆藍光閃爍,中央綠谷藍綠交織。按下快門,定格這一刻,他感慨萬千:『短短幾年,雄安從新區邁向現代化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是我們的城市,這是人民的城市!』

責任編輯:邱浩